PR
机械设计

彻底解析双自由度振动系统的基础|振动工程入门

スポンサーリンク
机械设计
記事内に広告が含まれています。This article contains advertisements.

本文将详细讲解双自由度振动系统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。
在学习完单自由度系统后,你可能会觉得“双自由度”只是多了一个质量块而已,但其实复杂度会显著提升。
这一主题虽然在化工厂的日常工作中不常直接使用,但理解它能帮助工程师在设备设计、支撑结构或振动控制方面建立更深入的直觉。


双自由度振动系统模型

让我们先看双自由度振动系统的基本模型。

二自由度振動系(vibration)

双自由度振动系统看起来像两个单自由度系统串联而成。
系统由两个质量块 m1,m2、两个弹簧常数 k1,k2、以及位移 x1,x2 组成。

运动方程

假设外力 FFF 只作用在 x1一侧。

$$ m_1\ddot{x_1}+k_1x_1 = f+k_2(x_2-x_1) $$

$$ m_2\ddot{x_2} = -k_2(x_2-x_1) $$


则系统的运动方程如下:

$$ m_1\ddot{x_1}+(k_1+k_2)x_1-k_2x_2 = f $$

$$ m_2\ddot{x_2}+k_2(x_2-x_1) = 0 $$

要注意弹簧回复力方向的符号。当 x2​ 相对于 x1​ 向正方向移动时,弹簧 k2​ 被拉伸,并产生相反方向的回复力。

求解过程

假设解的形式为:

$$ x_1=X_1e^{iωt} $$

$$ x_2=X_2e^{iωt} $$

$$ f=Fe^{iωt} $$

代入上式得到:

$$ (1+\frac{k_2}{k_1}-\frac{m_1}{k_1}ω^2)(1-\frac{m_2}{k_2}ω^2)k_1X_2-\frac{k_2}{k_1}k_1X_2 = F $$

从第二式可以求出 X1​ 与 X2 的关系式,并最终得到系统的频率响应表达式。

$$ X_2=\frac{F}{k_1}\frac{1}{(1+φ-(\frac{ω}{ω_1})^2)(1-(\frac{ω}{ω_2})^2))-φ} $$

$$ X_1=\frac{F}{k_1}\frac{1-(\frac{ω}{ω_2})^2}{(1+φ-(\frac{ω}{ω_1})^2)(1-(\frac{ω}{ω_2})^2))-φ} $$

物理意义与解释

1. 参数 φ 的意义 ​​

表示两个弹簧刚度的比值。
当 φ=0 时,系统退化为单自由度模型。
当 φ → ∞ 时,表示两个质量块的位移相同 。

2. 固有频率 ω₁、ω₂
它们分别表示系统的第一、第二阶固有频率。
这两个频率对应系统振动响应的两个“共振峰”。

3. X₁、X₂ 的行为
当 ω = ω₂ 时,X1=0,即受力点不动但 X2​ 振动最大。
这种现象称为振动隔离或减振(制振),是实际工程中常见的控制思想。

4. 频率响应
与单自由度系统只有一个共振峰不同,双自由度系统会出现两个峰值。
自由度的数量等于共振峰的数量,这是理解多自由度系统的关键。


总结(まとめ)

本文解析了双自由度振动系统的建模、运动方程与解的物理意义。
可以看到,自由度的增加会带来更多的共振点与复杂的动态耦合关系。
在化工设备设计与结构支撑分析中,理解这种多自由度特性,有助于避免共振与疲劳问题。

スポンサーリンク
クリックしてね!
クリックしてね!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