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棉问题在工业领域中依然备受关注。
在许多老旧的化工厂中,过去常使用带石棉保温层的管道与设备。这些材料在退役、改造或拆除时,会带来严重的健康与环保风险。
本文将总结在化工厂拆除含石棉设备时,业主方(用户)需要注意的关键事项,包括调查、施工环境、沟通协调与长期管理。
一、确认石棉使用位置
在进行任何拆除前,首先应确认工厂内石棉的具体分布位置。常见区域包括:
- 管道保温层
 - 设备保温层
 - 建筑结构材料
 
其中,管道保温层最为常见,因为管道经常需要更换或改造。
作为化工厂业主或工程管理方,应事先识别出高风险区域(例如设备与建筑),并建立台账。
由于化工厂内管道数量巨大,想要完全掌握所有石棉分布几乎不现实,因此需要重点优先管理。
二、作业环境与防护措施
在拆除含石棉管道时,必须建立受控作业环境。
作业人员应穿戴防护装备,并在**临时密闭工作间(仮設ブース)**内进行操作,以防止石棉纤维扩散。
进入密闭区相对简单,退出时的污染控制更为关键。
防护服与工具可能被石棉污染,必须在指定区域脱卸与隔离。
即使有良好的密闭设计,作业人员在脱卸时仍有被石棉附着的风险。可考虑安装临时淋浴设施,但需提前规划场地。
密闭区内应设置排风设备,但必须防止未经处理的废气直接排入大气。可采用水洗或湿式过滤方式去除空气中纤维。
拆除结束后,清理临时设施时同样要注意残留风险。要认识到,无法做到零风险,但通过合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暴露。

三、信息沟通与协调
一旦确定拆除计划,必须提前告知厂内外相关人员。
除了操作员与项目人员,还包括其他施工单位、巡检人员、甚至邻近装置的管理方。
即使外部扩散风险极低,提前通知能防止误会,并体现管理透明度。
在可能的情况下,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与通告,确保所有进场人员了解作业风险。
四、拆除作业方法
实际拆除时,应尽量减少石棉扰动。
例如,可仅在现场拆下含石棉的法兰盖(Flange Cover),将管道整体运出至安全区域再进行彻底拆除。
操作时可使用**塑料袋或手套箱(Glove Box)**封闭作业,以防纤维飞散。
作业过程中可适量喷水降低粉尘,但要避免保温层脱落。
若需将带石棉保温层的管道运出厂外,应用塑料袋密封管道两端,防止运输途中泄漏。
这些措施与一般化工厂中工艺管线拆除的安全管理原则类似。

五、长期拆除计划
含石棉设备的处理需要长期规划。
即便完成了调查,也往往难以立即筹集全部经费。
应根据风险等级确定优先顺序,对暂时无法拆除的部位进行临时修补或加固。
此外,石棉拆除成本正逐年上升。
工厂应制定长期预算与风险评估机制,确保未来能逐步完成安全拆除。
总结(Conclusion)
化工厂中的石棉拆除是一项系统性工作,涉及识别、隔离、防护、沟通与计划管理。
通过科学调查、规范作业和长期规划,业主方可以在保障员工安全的同时,减少环境风险,保持工厂的合规与可持续运行。
  
  
  
  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