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
未分類

化工厂防爆设备指南:工程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选型要点

スポンサーリンク
未分類
記事内に広告が含まれています。This article contains advertisements.

在化工、石油等危险环境中,因可燃气体和蒸汽广泛存在,爆炸风险始终存在。对于从事设备设计、安装或维护的工程人员来说,防爆设备的基本原理、防爆结构类型及其适用场景必须掌握。

本篇文章将带你系统了解常见的三种防爆结构类型(隔爆型Ex d、安全增型Ex e、本质安全型Ex i),并解析如何阅读防爆标志、了解技术标准之间的区别,以及如何在实际项目中正确选型,确保安全与合规。


1. 为什么化工厂必须使用防爆设备?

  • 生产环境中常存在易燃气体、蒸汽或粉尘
  • 电气设备容易成为点燃源
  • 防爆设备可有效降低火灾与爆炸事故风险
  • 符合《防爆电气设备相关标准》与法规要求

2. 主流防爆结构类型及应用场景

防爆类型特点说明常见设备示例
隔爆型(Ex d)外壳能承受内部爆炸压力并阻止火焰扩散电机、照明灯具
安全增型(Ex e)无电弧、电火花,结构上降低温升与风险接线盒、配电箱
本质安全型(Ex i)控制电流与能量在本质安全范围内,即使故障也不引燃传感器、信号线路、仪表系统

说明:其他结构如“充砂型(Ex q)”、“油浸型(Ex o)”在某些特定场合也有使用,但主流为上面三种。


3. 如何阅读防爆标识?(以例子说明)

举例:Ex d IIB T4 Gb

  • Ex: 防爆认证标识
  • d: 隔爆型结构
  • IIB: 气体分组(代表中等爆炸危险,如乙烯)
  • T4: 温度组别(设备最高表面温度不超过135°C)
  • Gb: 设备保护等级,适用于Zone 1区域

4. 技术标准与结构规范的区别

  • 技术标准:法律层面强制要求的最低安全要求,如《爆炸危险环境电气安全标准》(GB 3836)
  • 结构规范:详细规定防爆设备的设计与测试要求,例如IEC 60079系列、ATEX、CCC认证等
  • 实际项目中,通常需满足两者才能投用

5. 防爆设备选型时必须考虑的要素

  • 安装区域的危险等级(Zone 0、Zone 1、Zone 2)
  • 气体种类(IIC、IIB等)及温度组别(T1-T6)
  • 是否满足国家或国际认证要求(CCC、IECEx、ATEX等)
  • 与已有设备的兼容性与维护便利性
  • 成本与生命周期管理需求

✅ 总结

防爆设备不仅关系到人员与设备安全,更直接影响企业的合规性与稳定运营。对于工程师来说,掌握各类防爆结构的原理、防爆标识的识别方法、技术标准的执行要求,是日常工作中的基本功。

在设计、采购或维护过程中,只有准确理解风险区域与设备适配关系,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“本质安全”。

评论